2017年4月6日

讓神成為神的不二心法,為什麼我的學生裡有「神」

第一次教到「神學生」
剛開學,黑板的左上方白粉筆有氣無力地有個「神」字,筆力輕淺,學生都知道黑板沒擦乾淨,會影響我上課心情無疑地這是刻意留在黑板上的。

我好奇問:「神是什麼?」

季維毫不扭捏的舉起手「神就是我啊!」又高舉雙手「你們可以叫我神。」他站起來張開雙臂一副我們都是他的子民的雄視全班
過幾天,黑板上又寫了「神」,旁邊還寫上季維的名字,洗我們的腦,一週後我就跟著全班稱他「神」。
我是仙女,沒看過神我們班有神,感覺有個人跟我並駕齊驅還是個學生後生可畏。

神的學習之路
十一月,趙胤丞老師到班上演講,我跟「神」坐在同一組,他不見得在別人抄筆記的時候動手,聽完後才提筆當時有個課堂活動需要默記十五種品項,他也當回事的練習,第二次輕鬆掌握訣竅,100%正確比較自己前後兩次的進步,驕傲地望向我那表情訴說著「我是神這次我很完整的看著他的學習是依著自己的步伐,沒有隨著同學,有時候超前,有時候他低下頭看著講義思考接下來的問題專注的眼睛裡「有神」
 同事說:「你們班的季維上課都在睡覺」我擔心他一睡不起將他的座位安插在第一排,方便我叫醒他哪裡知道是我多慮了國文課,「神」是教室裏最不容易被忽略的學生,每次上課「神」會熱切地舉手,會堅持地一直舉著手,直到被看見為止「神舉手」是教室奇景「神回覆」是教室語錄,神上國文課有100種姿態我終於懂得學生們跟我說:「仙女,季維只有國文課才會醒來」有一種畢其功於國文課一役的孤注一擲啊

神總是通靈的
上學期,「神」終於遲到了,不願意寫稿紙,從教室哀苦苦哀求我到辦公室,隨著教學年資日久,我愈來愈不願意在常規上妥協。中午他不放棄飯也沒吃又來辦公室,「你在我旁邊三十分鐘,寫一張稿紙最快二十分鐘,你早就寫完了。」他寧可待在我旁邊聽我講著一樣的話,就是不願意提筆。第二天他寫了一篇圓周率的故事3.14159開始寫了一百多位小數位被我退件,他又在碎念「就是不想寫稿紙」,我沒理他,第四天,「神」識時務地一次寫齊四張稿紙,2400字的辛酸血淚拼拼湊湊的文不成篇。
下學期,「神」早自習偷懶沒到操場跟全班運動,我讓他寫稿紙,他又說不要。
我:「你不寫稿紙,我就處罰我自己七天不跟你說話。你知道我會難過,你自己決定好了。」

旁邊的哲宇拍拍「神」,「七天耶!你一定很高興!」
神:「我不會這麼殘忍的。」
這次我在稿紙中看到了「神」的改變。他的字約莫只有格子的四分之一看得我極為吃力他將高一上下學期的轉變寫了出來:「這學期將重心放在課業上不想暑假重修這會減少我打lol和陪家人的時間。」稿紙我見多了口號式的宣示我看得更多「神」了不起的是這學期真的比上學期認真學習單到現在一張不缺,段考國文還考了70分的高分我請他到辦公室聊聊:「我看了這麼多年的稿紙很少人寫跟家人的相處你一定很有感覺才會寫這句話喔
神回覆:「我國二打lol打得昏天黑地的媽媽說『她不要常常看到我的背影,都沒看到我的臉。」我彷彿看到了神慈愛的母親

比馬龍效應實驗
「神」,這孩子大膽創新不在意旁人眼光讓我想到「比馬龍效應實驗」
1966 年於美國推行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在一批小學生中,先測試他們個別的智商,再隨機抽出20%為實驗組,對老師聲稱這批實驗組學生是「資優兒童」。大約一年後,研究人員再為這些實驗組學生測試智商,發現平均增長率明顯高於其他學生產生了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如果我們對孩子期望較高,通常他們的表現就越好。
或許一開始「神」並不神,散散的、懶懶的,這一學期他正在起飛的路上慢慢地他將看到自己的不凡,然後一飛衝天,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