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9日

舉辦成功的親職講座的十個條件


龍源國小卓慶彬卓主任邀請我時,我只知道這是所對我而言交通不便的學校。我必須先搭一小時的區間車到埔心,再搭卓主任的專車花半小時才能到學校。回程時,卓主任得花一小時載我到桃園高鐵站,光是車程比我演講的時間還要長。


但我很慶幸有機會來到這偏鄉的學校,六個年級共111個學生的小學校。一路上,我聽著卓主任說他離開市區學校請調到偏鄉,心裡很是佩服;聽著主任說每回總花許多時間挑選能切中家長需求的講者,也感謝他的慧眼。偏鄉學校雖小,師長們的心意可不小。

親職講座座無虛席,祖孫、父母與子女,大人小孩共學,我喜歡家長帶孩子們一起參加,小孩會吵很正常,控場是我的專長;讓大人不覺得無聊,不藉故上廁所也是我的專業。當我問在場的大家怎麼都沒有人滑手機,大家都說:「仙女老師講得很精彩」。熱絡的場子就是一種感動,無以名之的。


演講結束後,學校還舉辦了摸彩活動,人人有獎的讓孩子抽中需要的文具用品,這些新文具讓孩子眼光閃亮亮,我看到了小校的人情味,有家的味道,我有幸在今日成為一家人。而主任特意買了我的書做為最大獎,抽到獎的秋草媽媽欣喜的笑容連帶讓我也笑了。


講座後的摸彩活動


會後,好幾位家長跟我說他們今天的感受,雙向的交流讓我可以當面道謝。有位爸爸謝謝我願意到偏鄉演講;雅庭跟我說她哭了好幾次,她講這些話也讓我感動得想哭;郁珊老師專程過來,她說:「仙女老師,你知道你的書是我們桃園的教師閱讀專書嗎?我得了100分。」我:「我知道啊!那些卷子都是我親手改的。」滿分是我對那些心得最高的敬意,也感謝桃園教育局的用心,讓我與讀者能以文字交流。

以下是我觀察這場講座之所以如此成功的十個原因:

一、  主辦人事前準備俱足。了解家長的需求,而找上了具有實務經驗的我。不是為了講座而講座,不是為了消化預算而舉辦講座。

二、  主辦單位事前大力宣傳,邀請家長參加。甚至有他校教師遠道而來。

三、  鼓勵親子共學,減少家長因為要照顧年幼的孩子而無法出席的遺憾。
  
四、  適切的場地,擠得滿滿的會議室絕對比空曠的視聽教室容易交流與互動。

五、  實際案例的分享凌駕枯燥難懂的理論,家長與孩子改變的故事最能引人入勝。

六、  演講過程中加入與觀眾對話的元素,提高觀眾參與度,中場不休息,觀眾坐了兩小時仍意猶未盡。

七、  讓觀眾能夠現學現賣,實際感受到今日演講能夠帶回的收穫,加強回家後願意踏出第一步的動力。 

八、  演講進行中,講者傾聽孩子的聲音,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陪著爸媽來的,家長可以更專注講座內容。

九、  善用機會教育,現場阿嬤管教三歲孫女的掙扎與糾葛,大家看在眼裡,親身示範勝過千言萬語,「堅持」是教養的藝術。

十、  主辦單位營造出「我辦講座必定用心」的格局。演講後回饋講者,摸彩回饋觀眾,同時預告下回講座,三個好處,一氣呵成,更添期待。

台灣的教育有這些用心的師長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