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7日

一場為特殊教育請命的動人演說-張廖萬堅委員

作者:仙女老師余懷瑾

一場為特殊教育請命的動人演說

張廖萬堅委員在上週五立法院第10屆第8會期為特殊教育請命。

昨天從新竹回台北的路上,我看了這場15分鐘的議事轉播。

身為特殊兒家長與教師的雙重身分,我體會過校長高高在上的傲慢,見識過學特司司長前倨後恭的假掰,更珍惜願意為特教發聲的人。

這不只是一場對行政院院長與教育部長的質詢,更是讓一般民眾了解委員問政核心的精彩演說,說出特殊教育的願景與措施,協助一線老師,成就每個孩子。

我記下委員運用公眾演說十個技巧,跟大家分享。

一. 道具先行。

一開始,委員親手放上「為特殊教育請命」的板子,呈現手勢時,不會擋住肢體動作,紅白相間的粗體字象徵決心。

任何時間點看這場轉播,一入眼簾的便是「為特殊教育請命」七個大字,彰顯主題。

二. 感謝開場。

感謝院長。用行政院的專案,跨部會解決校園改善,一次到位。例如班班有冷氣,老舊廁所改建,操場跑道改善,營養午餐等,先肯定與感謝,從蘇院長起到現在。

從聽者的角度出發,列舉實例,傾聽的耳朵也打開了。

三. 定位內閣。

陳院長號稱溫暖內閣,不是號稱,是「價值」,「施政的價值」,讓弱勢和邊緣都能被照顧到,那才叫做溫暖,我愛極了這段話。

到底什麼是溫暖呢?

弱勢得到扶助才是溫暖,精簡扼要,緊緊扣住特殊生的孤立無援。

四. 快速破題。

129秒,隨即提到為什麼要為特殊教育請命。

少子化,特殊學生不減反增。106年到111年少了30萬學生,特教人數增加2.5萬,比例從3.37%4.22%

由數據來看,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增多,配套卻不見到位。

五. 自身努力。

大學輔導員人力不足,在張廖萬堅委員努力下,打破五人天花板,目前正在爭取薪資合理的調整。

今年增加身障台中教育大學考場,明年增加台南大學考場。(2021年,我也親身參與身障生升大學的驚世奇觀)

上個會期,14年未修的特教法大修了。

委員所舉的例子件件與特教有關,體察民意,看得到施政成果。

六. 金句連發。

「我希望今年可以調整,好的事情不要等,也不要拖」。這已經32年了。(指的是特教助理員的薪資調整)

「他們也是我們的孩子。」(指的是實驗教育中的特殊生)

七. 提問解疑。

公立幼兒園,讓特教生優先入學,幼兒園30 個孩子11個特教生,跟縣市政府申請助理員時數,助理員時數一週八小時,一天只有1.6小時,其他這些孩子在學校怎麼辦呢?

家長陪伴啊,不然不放心啊,老師也沒辦法照顧。

很多家長問學校為什麼申請不到助理員?

他說因為教育局沒有核給,不說原因。

聽到這裡超想哭,好多家長因而放棄工作,夫妻兩人一人上班,一人到校陪伴孩子,申請助理員時數難如登天。

八. 高度聚焦。

我一開始講的那些,其實對一般生幫助比較大。(中間委員聚焦在特殊生的需求)

我真的希望有涉及到衛服部其他部門的,我覺得院長也可以用您的高度協助特殊教育,讓他們在未來也有一個行政院的專案統籌來解決這些問題,來加速這些問題的解決,院長你可不可以先回答我?

特教議題向來很容易被模糊化,給了一點點,就覺得心滿意足,就像天降甘霖,委員整場議事焦點都放在特殊教育,夠專業,夠嚴謹。

九.為政者的高度。

這是特教現場的常態,這個現象我覺得中央帶頭並協調市政府把調薪一起拉高。(助理員的薪資調整看齊工作性質相近的長照居服員)

政策方向決定特殊生未來的人力配置,甚至是家庭生計,有賴領導者帶頭做。

十. 慈悲同理。

委員所舉的例子,個案倒也不是個案,像是通例,不只台中如此,桃園,台北,其他縣市層出不窮,一群沒能安心享有教育資源的特殊生。

委員同理看待孩子的需求,給予他們所需資源,減輕家庭與老師負擔,讓光照孩子,成就不同特質的孩子。

這場轉播我重新看了好幾次,有很多的感動,以這篇文字向委員致敬,。

我把議事重點打出來,在前面列點,方便大家閱讀。

一.。

前面一塊板子「為特殊教育請命」。

二。

感謝院長,用行政院的專案跨部會解決校園改善,一次到位,例如班班有冷氣,老舊廁所改建,操場跑道改善,營養午餐等,先肯定與感謝,從蘇院長起到現在。

三。

陳院長號稱溫暖內閣,不是號稱,是價值,施政的價值,讓弱勢和邊緣都能被照顧到,那才叫做溫暖。

四。

1:29為什麼要為特殊教育請命?少子化,特殊學生不減反增,部長也清楚,106年到111年少了30萬學生,特教人數增加2.5萬。

五。

感謝國教署發展雙殊教育,中翻中就是特殊生中有特殊的才華,大學輔導員人力不足,打破五人天花板。今年增加身障台中教育大學考場,明年台南大學考場。去年14年未修的特教法大修了。

六。

部長明年度特教經費增加21億,特教占比卻變少了。特教加給32年未調整。

部長先肯定委員的努力,再強調院長大力支持增加教育預算整體已經超過23%,比去年增加21億。

但是,特教,特殊教育,委員再度聚焦「特教」。

涉及津貼的調整,送到人事總處,委員問「答應了嗎?聽說已經打槍了好幾年」。「院長,我是要說給你聽的。我覺得這個不合理。」

院長回覆「他們已經有討論,即將簽上來了。」

委員問「即將怎麼樣?」

院長,「他們會來跟我報告相關的討論。」

「我希望今年可以調整,好的事情不要等,也不要拖」。這已經32年了。

七。

助理員不夠,生師比不足,特教資源不足,特教老師看特教長年無法改變,再去考一張普教老師,轉向普通教育,這對特教老師來說是不公平的,這是個問題,希望院長趕快協商。

八。

另外我要提到特教助理員,請不到。

國教署特教助理員有約聘制,也有年終獎金,鐘點小時的助理員176-211元。特殊教育是地方政府權,……

按工作性質相近的長照居服員,均薪38498,時薪223元,身障機構生活居服員起薪26k30k,調整成33.7k。教保員從30-34k,調整成37.7k,工作更辛苦的特教助理員,帶孩子去廁所,餵藥,是特教現場的常態,這個現象我覺得中央帶頭並協調市政府把調薪一起拉高。

中央也應該協調直轄市政府來訂定合理晉薪規範,不要讓需要的孩子找不到特教助理員。家長必須要放下工作去陪伴,孩子才可以受教。這對特殊生,對特殊教育來講,不是好的現象。

「院長,你聽我這樣說,你有什麼想法?部長可以回答說明一下。」

院長回覆「謝謝委員對特教的關心,真的很令人欽佩。跟您說一個好消息,昨天剛好在行政院討論到特教助理員相關完整的計劃,就是您常常質詢的內容。」

委員問,「你覺得三萬合理嗎?謝謝部長的回應,雖然沒有具體的數字跟我講。」(這段部長的回覆很籠統)

九。

教學現場,只有融合沒有教育。

我在審特教法,講個案,公立幼兒園,讓特教生優先入學,幼兒園30 個孩子11個特教生,跟縣市政府申請助理員時數,助理員時數一週八小時,一天只有1.6小時,其他這些孩子在學校怎麼辦呢?

家長陪伴啊,不然不放心啊,老師也沒辦法照顧。只有兩個老師,像有的國小,你申請了他只給你一半時數,另一半怎麼辦呢?家長來陪伴。

現在現場是這樣子,像特殊教育,我去到啟聰學校,他是集中的,不是融合式的,全班十個中重度生要上廁所,要推,要想辦法幫他,還要餵藥,餵食,只有一位助理員。

覺得很奇怪,很多家長問學校為什麼申請不到助理員,他說因為教育局沒有核給,不說原因,所以我們修了特教法的第六條第五項各級主管機關及鑑輔會,對於學校或幼兒園提出之安置建議及所需相關服務之評估報告內容不予採納者,應說明理由,這很無奈,怎麼可以因為資源不夠。

像國教署我看了經費,特教助理員經費從6.9億到11.04億, 是不是經費就夠了,時數就給足了?

十。

越來越多特殊生轉向實驗教育,實驗教育需要特教資源支持。很多實驗教育讓家長有選擇權。

有一些孩子學習緩慢,可能也是特殊生,他就跑去實驗教育,很多實驗教育團體跟我們說他們用耐心,用特殊教材, 用更多經費安置這些學生,但是他們能夠得到公部門補助非常少。

總是一塊經費,公立學校先分完了再給實驗教育,太少了,所以我在這邊也要為他們請命,他們都是我們的孩子,我們希望實驗教育有一個子法,可以給實驗教育特殊生有專案的補助。

十一。

大專的特教問題也一堆,通學有些復康巴士不載,他不認為特殊生是他要服務的對象,無障礙計程車也不容易,成本也很高。

像是住宿也是一樣,助理員也是校內工讀生,沒有意願協助這些特殊生如廁,盥洗跟餵食。

教育部的輔具限制在校園內使用,其他場所需自行承擔意外風險與修復費用。

長照照服員家長去申請,卻被限制不能入校,這已經涉及到跨部會,我們怎麼打造更適合的高教環境。

我要跟部長說,大專特殊孩子入學後也很優秀,舉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在資訊所孫嘉梁,是腦麻的孩子。金曲鋼琴家黃裕翔,如果不是媽媽陪了四年在學校,因為我們特教資源不足,她必須陪他四年在學校學習,不然我們聽不到他美妙的鋼琴聲。

為什麼我在一開始,我看到我們特教經費,我知道部長很認真地挪了21.3億,但是降比佔低成4.52,這是我要提醒部長。

我也要跟院長說,其實我們有很多行政院專案,我一開始講的那些,其實對一般生幫助比較大,我真的希望有涉及到衛服部其他部門的,我覺得院長也可以用您的高度協助特殊教育,讓他們在未來也有一個行政院的專案統籌來解決這些問題,來加速這些問題的解決,院長你可不可以先回答我。

院長回覆,「我想說從你說的這些例子當中,確實是有這個必要,我們未來會再做進一步的研議,因為不只是幼兒園和國民教育,再上來的部分也很重要。」

最後面麥克風收音滿小聲,聽不太清楚,大概是……我們希望行政院能夠用專案來協助特殊教育發展讓每個人能成就自我。

#觀看議事轉播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