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來到金車教育基金會,教「創意教案發想與設計」,對象是高一到大三學生。相較於上次,這次人數倍數成長,人少,每個學生我都叫得出名字;人多,還好我叫得出組別。
等電梯時,聽到背後傳來驚呼聲,直到進電梯前秉羱和李謙叫住了我,他們熱情地說:「老師,我們看到妳的名字才來參加的。」上一次的課堂我就記得他們兩人了,我才知道像他們這樣的舊生可以不必要參加今天的課程,李謙剪短了頭髮,跟我分享他去年參加營隊的心得;今年考上大學的秉源還特地一早從彰化搭車上台北,這樣的心意讓我一整天心裡都暖暖的。
由於是志工志願來參加的學生,課程投入程度自不在話下。要設計教案得先思索課程設計者是什麼樣的人,想讓學生們學到什麼?有什麼轉變?當我強烈地感受到學生們建立在分數前提下的思索方向,不僅是長期社會氛圍,也深植在學生心中,落實在生活中,讓我放慢了授課的節奏,自己更平和面對長久以來的真相。
然而,在這些志工學生暖心的回饋中,我看到了自己愚公移山的精神,所做的都不會是白工,影響會像接力一般一棒接著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