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9日

韓國漢城華僑學校參訪心得

韓國人的台灣故事

這次到韓國有幸能參訪位於首爾的華僑學校,還得感謝金宰敏的引薦。



宰敏跟我同是2016TEDxTaipei講者,身為韓國人的他在TEDxTaipei年會以流利的中文告訴大家他在台灣推行數位教育資訊平台IAMSAHOOL的歷程(影片連結數位教育資訊平台 讓學校和家長之間溝通零距離二十四歲的年輕人面對繁瑣的公務體系成功地說服校方結合APP和「數位聯絡簿」,讓學校和家長之間的聯繫管道更加暢通改變台灣的教育。宰敏曾經告訴我一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他很開心的跟我分享他的生涯規劃:「老師,我以後退休也要回到學校教書。」我嚇了一跳,年紀愈大教學負擔格外沈重,自幼念華僑學校的他對校園的情感都是來自於華僑學校。他將工作的第一份薪水包了一萬元紅包送給曾經教過他的老師,又讓我嚇了一跳,他說雖然是韓幣,金額不多卻是他的心意,我一直很想看看影響宰敏的學校。


簡單樸實的校園

華僑學校是所完全中學,全校只有500多位學生,以中文授課。

遊覽車一駛近校園盡入眼簾的是飛沙走石的操場,永懷領袖的銅像,我們和校長老師們在川堂前階梯與「忠孝勤樸」的校訓合影,川堂前「禮義廉恥」四個大字格外醒目。適逢校園內106年漢字文化節的活動,處處擺著學生的作品,這讓我想到我國小的時候川堂隨處可見生澀稚氣的作品,國高中之後,乃至於現在想在校園裡看看孩子們優秀作品的機會幾乎沒有,川堂取而代之的是宣傳海報或是得獎佳績,卻少有得獎作品可供觀摩。走廊上以繁體字寫著學務處,教務處的牌子,隔間與廁所都像我國小時候的校舍。沒有裝潢的合作社販售飲料與零食,就跟我們學校合作社一樣質樸,毫無違和感。


幾許輕煙的祠堂

616日,中華民國駐韓副代表到校園內的「吳武壯公祠」參加紀念儀式。吳武壯公是誰?吳公名長慶,「吳武壯公」是謚號。清光緒8年朝鮮訓練兵叛亂,持兵器侵入禁廷,殺將相大臣,燒燬日本駐朝鮮公使館,清廷派吳長慶東援,進駐漢城後,分兵環守宮衙等重地,捕亂黨份子及叛黨首領,王妃始得由忠州回宮。吳長慶在朝鮮駐紮3年,後移師返回東北金州,由於歷年征戰,積勞成疾,不幸於1885年病逝軍中。朝鮮李王聞悉,飭令崇政大夫籌劃祠享事宜,於清光緒11年,在首爾乙支路興建吳公祠,後因首爾市都市開發計劃,而遷建於韓國漢城華僑中學校園後山上。


這祠堂一年只開放一次,任教四年的江老師告訴我們他也是第一次才見到這門推開之後的景象,傳統的祠堂建築,碑文上訴說著先烈與僑民的奮鬥,讓我對這位協助朝鮮王室平亂並保僑愛僑的前清名將肅然起敬,拿香祭拜之餘內心澎湃,在異國家鄉的味道竟然是那一支支裊繞的香火。


高一學生會的昌鑫同學在儀典時陪著我們,態度從容,中文溝通不成問題,也解了我許多對於當地學生學習的困惑,兩年後他也將與他的兩個姊姊一樣,來台灣念大學。



華僑學校的教材來自於台灣。高一二有四堂國文課,高三六堂,基本上與台灣差不多,一翻開學生用的南一版課本尤其親切。經過教學區國文老師聲如洪鐘的講著我熟悉的課文,我們詢問老師可否觀課?老師大方地讓我們在教室後方著聽著連橫的<台灣通史序>「固修史固難,修台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何也?」在台灣要讓學生體會連橫的用心很難,更何況是海外的學子,看著台上的老師我對他們有著無比的敬意。



在這裡我看到了華僑學校困頓中的五個亮點:

一、行政間的高度默契:

台灣與韓國政府皆未提供華僑學校經濟協助,資金的來源管道是華僑商界的挹注與學生學費收入,將近九成用於教師薪資,相較於韓國當地學校物質環境相對艱困,這讓我想到了風雨飄搖四個字,校長說:「我與學務主任一眨眼就知道彼此在想什麼。」這種對教育的共識是困境最好的支撐。


二、教師們強烈的使命感:

這裡的老師多是二代華僑,竭盡所能推廣台灣文化。教學組長
是教數學的江老師,2013年遠赴韓國的替代役男,一年之後
繼續留任,在台灣教育體系下長大的他面對高三學生即將赴台
讀大學提供許多的諮詢。教社會的張老師,年資雖只有一年,
一週一堂的公民課,用韓國時事類推中華民國憲法,為的是點
燃學生學習的熱情,教育串起來的是兩國的連結。




三、學生成果多元展現:

無論課堂上教了哪些內容?學生吸收到什麼?師生之間認知是
否一致?這都是讓我很好奇的,甚至我也很想了解學生除了知
識外,具備了哪些能力。走廊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呈現他們理
解的漢字文化節,有舞龍舞獅的畫作、格物致知的書法、傳揚
中華文化的徵文作品,以圖像詮釋唐詩的情韻,饒富趣味與學
習效果。


四、以語文解釋語文:
學生在學校說華語,離開學校之後講的是韓文,聽的是韓語,
看的是韓劇,學生的華語能力參差,這種感覺就像我們在學校
學英文,回到家講國語,學語文的成功與否與環境有很大的關
係,有時候學生聽不懂,例如「清新」,老師就會請學生用韓
語說明讓其他學生明瞭,讓學生教學生也是教學很棒的方法,
這一招我也滿常用的。

五、學生是學校的最佳門面:

學生見到我們會彎腰敬禮,這應該是當地的儀節。我們的學生
多半是點頭或者裝作沒看到。學生也能以中文應答如流,有的
也會打招呼,其中有個有趣的事,昌鑫的同學見到了他,跟他
比了比襯衫的第一顆扣子,他說現在倒不一定要扣第一顆扣子
了,他們同儕間的互動讓我想到我的學生。當我們要離開時,
學生熱情的與我們自拍,這裡的學生真是太可愛了。


謝謝研發處湯偉君主任和吳慧貞組長悉心規劃參訪行程,排除
了許多大小困難,甚至自願將教育局補助的團費回饋參訪老師
們,讓我們能少點自付額,大恩大德感激不盡。

謝謝陳映儒老師幫我代課,106107沉浸在精彩的三國故
事裡。

以往參訪都是與他校教師出國,這次能跟同校的同事們一同在
海外共學習共患難,在教學之外開啟了更多的話題,在繁重的
參訪旅程中增加了許多輕鬆的氛圍,拍了許多看似不相干的參
訪影片,同事情誼也是此行極大的收穫,我很珍惜。


         更要謝謝宰敏大力的幫忙,讓我們能夠近距離的對韓國華僑  
     學校多一些了解,珍視這個在海外的台灣文化搖籃。


這張照片是去年我剛好要南下演講,與宰敏在高鐵上偶遇所攝